0%

简化和层次

说一说怎样去体会被简化的情感。

之前思考过一个问题,关于为什么读历史会觉得枯燥无味。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学习历史的过程少了很多感情的成分,接触到的历史是干瘪的,不带情感的。在读历史的很多时候,我们往往都认为这些人做这些事情都是理所应当的,不论是做了什么贡献也好,革新立法也好,立功叛变也好,都是不带感情,自然而然的事情,因为它们已经发生过了。

这样的思考方式很有助于理解和学习历史,特别是用来应付考试和了解历史的梗概(部分梗概)。像这样去学习和阅读历史会把很多的思考过程给简化掉,容易去接受,但是却让这些事情变得“干瘪”了。

先解释一下我对“干瘪”的定义。干瘪这个词来源于我在阅读了溥仪的《我的前半生》之后产生的一个思考,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一个事情在情感方面的不圆满,在某些方面有很严重的确实。用溥仪的例子来说,他描述出的儿时在宫里居住的日子就是情感上极为干瘪的,他周围的太监宫女、皇额娘们、兄弟姐妹,每一个人对待他大多数时候都不会像对待一个完整的人,而是对待一个符号,一个皇宫里的符号。这个时候溥仪在作为一个“人”的方面就是极为不完整的。他在对于他乳母的描述里面用到了这么一段话,“乳母走后,在我身边就再没有一个通「人性」的人”,也从侧面说明了溥仪在别人的身上体会不到“人性”,情感上是不完整的。

再说说历史的“干瘪”。历史的干瘪体会在只接触到了发生过的事情,读到的文字,听到的讲述都是一个个的“结果”,也就是说,学习到的历史是一个个结果组成的线,也就把历史的意义局限在了一个片面的范畴。由这样的理解得出的思考和结论也就变得“干瘪”了。

其实历史是不干瘪的,反而情感极为丰富。这就涉及到了简化。

简化的概念其实并不复杂,用几个例子就可以很好的解释。第一个就是尧十三唱过的一首歌,《瞎子》,也被用在了电影《无名之辈》里面做插曲,是一首用贵州方言唱的歌,感情丰富,很能触动人。里面的词句表现的情景很具体,有画面感,很容易理解。我在看《无名之辈》电影的时候,这首歌作为插曲出现,直击我的泪点。我那个时候只觉得很能体会这首歌传达的感情,我能感同身受了。第二天中午,我突然觉得这首歌描述的场景有些熟悉。

秋天的蝉在叫

我在亭子边

刚刚下过雨

我难在们我喝不到酒

我扎实嘞舍不得

斗是们船家喊快点走

​ ——《瞎子》尧十三

不知道为什么,我那天在思考简化这个概念的时候想起了《雨霖铃》,过了一会想到这个,查了一下发现尧十三的《瞎子》的歌词是贵州白话的雨霖铃。

寒蝉凄切

对长亭晚

骤雨初歇

都门帐饮无绪

留恋处兰舟催发

​ —— 《雨霖铃》柳永

原来是这样,读宋词的时候我没有体会到这样深厚而且丰富的情感,倒是被翻译成白话配上音乐之后,这样的情感才变得容易被接受了。在学《雨霖铃》的时候没有接受到这种感情,一个原因是那个时候经历不够,再一个就是,没有培养起理解被简化的情感的能力。和读历史同理。类似的例子还有霸王别姬,我就不赘述了。

为什么要简化感情(也可能一出现就是简单的),我的理解是只有简单才更有力量。复杂的描述和解释之后减少核心的情感(或者情绪、艺术的感染力)带来的刺激。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什么审美的培养很难、顶级艺术很难被大众接受,都是一个简单事物理解能力的缺失和不足。在一个简单意向被复杂化的过程中,确实,变得容易理解了,但是也加入了很多创作者之外的理解和解释,最震撼的都是核心的那一点点感情。历史是简化的一个方面,个人的心理活动被简化了,在情感上。

对于被简化的情感,更多更强烈的共情能力就被需要了。简单字眼传达的感情虽然强烈,但是传达的意思并不丰富。甚至可能意象都没有几个。这种时候一个强大的共情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了。但是对于那些不能够共情的时候,也没关系,创作者们不会在意这些。只要情感能传达到,不论是本来的情感,还是由此引发的情感,共情与否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。

对于简化的应用有两个方向,要能辨认和理解。分别是又上而下和由下而上,两种方式都有不同的理解,我也就不多做评价了。

不过简化也不是在所有的时候都行得通的,要看自己处于哪一个阶段。如果应该在复杂的阶段,却在盲目追求极致的简单,反倒会却掉很多的细节,会犯错误会迷茫。如果应该达到简单的阶段,还在不断细化和追求细致,也许会浪费很多的时间,也会停滞不前。

简单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,简化是一个很通用的方法,在不同的方面每个人都可以发展出不同的理解,也可以被使用在方方面面。我认为在现在的信息流冲刷下,培养一个能理解和体会简单的事物和情感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,毕竟这个能力如果不经常使用,可能就再也不会被使用了。

路有很多条,但是脚只有一双。